
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,具体是一种手摇升降式音乐家座椅。
背景技术:
座椅,《诗经》有“其桐其椅”,“椅”即“梓”,是一种树木的名称。据文籍记载,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,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。敦煌285窟壁画就有两人分坐在椅子上的图像;257窟壁画中有坐方凳和交叉腿长凳的妇女;龙门莲花洞石雕中有坐圆凳妇女。这些图像生动地再现了南北朝时期椅、凳在仕宦贵族家庭中的使用情况。尽管当时的坐具已具备了椅子、凳子的形状,但因其时没有椅、凳的称谓,人们还习惯称之为“胡床”,在寺庙内,常用于坐禅,故又称禅床。唐代以后,椅子的使用逐渐增多,椅子的名称也被广泛使用,才从床的品类中分离出来。因此,论及椅、凳的起源,必须从汉魏时的胡床谈起;目前座椅发展各式各样,然而对于音乐家或者音乐表演者用的座椅,结构呆板,实用极不方便;影响艺术表演。
技术实现要素:
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摇升降式音乐家座椅,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。
为实现上述目的,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:
一种手摇升降式音乐家座椅,由座椅底架、座垫底座、座垫、靠垫支架和靠垫构成;所述座椅底架中部位置设置有肋杆,所述肋杆中部位置安装有伸缩套筒,伸缩套筒设置有伸缩杆,所述伸缩套筒和伸缩杆螺纹配合;所述伸缩杆顶部安装在座垫底座内,座垫底座上对应伸缩杆设置有手摇机构,手摇机构与伸缩杆采用斜锥齿轮传动连接;座垫底座上侧设置有座垫,靠垫支架顶部设置有靠垫。
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:所述座椅底架为框架式支撑腿。
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:所述座椅底架底部设置有万向套脚。
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:所述座垫前侧通过座椅前侧连接件和中部连接螺栓与座垫底座连接。
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:所述座垫底座后侧端部设置有用于靠垫支架固定、上下调节和仰度调节功能的靠背调节机构,靠背调节机构由底部气弹簧和固定杆组成,所述靠背调节机构上套装有靠垫支架,座垫底座侧边对应靠垫支架设置有锁紧螺旋。
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:所述靠垫通过具有上下调节功能的塑料扣碗固定在靠垫支架上。
与现有技术相比,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:
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摇升降式音乐家座椅,结构新颖;通过对传统座椅的改进,手摇升降式调节座椅坐垫的高度;非常适用于音乐家或者音乐表演者的座椅。
附图说明
图1为手摇升降式音乐家座椅的结构示意图。
图2为手摇升降式音乐家座椅中局部放大示意图。
图中:1-靠垫、2-靠垫支架、3-座垫底座、4-锁紧螺旋、5-肋杆、6-座椅底架、7-万向套脚、8-伸缩套筒、9-伸缩杆、10-手摇机构、11-座椅前侧连接件、12-连接螺栓、13-座垫。
具体实施方式
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zhuanli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。
请参阅图1-2,一种手摇升降式音乐家座椅,由座椅底架6、座垫底座3、座垫13、靠垫支架2和靠垫1构成;所述座椅底架6为框架式支撑腿,所述座椅底架6底部设置有万向套脚7,所述座椅底架中部位置设置有肋杆5,所述肋杆5中部位置安装有伸缩套筒8,伸缩套筒8设置有伸缩杆9,所述伸缩套筒和伸缩杆螺纹配合;所述伸缩杆顶部安装在座垫底座3内,座垫底座3上对应伸缩杆设置有手摇机构10,手摇机构10与伸缩杆9采用斜锥齿轮传动连接;座垫底座3上侧设置有座垫13,所述座垫13前侧通过座椅前侧连接件和中部连接螺栓12与座垫底座3连接;所述座垫底座3后侧端部设置有用于靠垫支架固定、上下调节和仰度调节功能的靠背调节机构,靠背调节机构由底部气弹簧和固定杆组成,所述靠背调节机构上套装有靠垫支架2,座垫底座3侧边对应靠垫支架2设置有锁紧螺旋4;靠垫支架2顶部设置有靠垫1;所述靠垫1通过具有上下调节功能的塑料扣碗固定在靠垫支架2上。
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: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摇升降式音乐家座椅,结构新颖;通过对传统座椅的改进,手摇升降式调节座椅坐垫的高度;非常适用于音乐家或者音乐表演者的座椅。
上面对本zhuanli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,但是本zhuanli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,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,还可以在不脱离本zhuanli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。